第1162章 走投无路皇太极-《大明督师》
第(2/3)页
用盛京吸引吕汉强主力,自己突然带兵南下,歼灭南路复辽军,这个,自己胜利了,吕汉强失败了。
翻转辽中,围困王大壮,自己胜利了,吕汉强失败了。
围点打援,吸引赶回辽西战场的吕汉强带领疲惫士兵南下解围,自己的目的达到了,吕汉强上当了。
展开会战,策动经营背叛,自己目的达到了,吕汉强上当了。
总总算计,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的,其中没有半点纰漏,吕汉强被自己牵着鼻子东奔西跑,但为什么最终自己走到了这个地步呢?
虽然在整个战术上自己取得了绝对的胜利,但其实自己在整个战略上,却彻底的输给了吕汉强。
战略上的失败,是无论多少战术上的胜利所不能弥补的,这就是战略家和战术家之间最根本的区别。
现在看来,自己虽然自诩雄才大略,但不过就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,看着自己随时都打压着吕汉强,但其实他却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。
输给吕汉强有两个战略上的原因,一共有两个,一个是国力,一个是民族性。
经过几次打击之后,皇太极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,纵观中国整个历史,北方的游牧民族无数次入主中原,但又最终被人灰头土脸的撵了出来,归根到底一件事,那就是民族性的问题,游牧生活和农耕生活的巨大差别问题。
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,双方所做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双方之间战争的胜败。
游牧民族,不是生产,仅凭借强悍的蛮力四处抢掠征战,在开始的时候,是会对南方的汉民族表现出一种碾压式的优势,但只要汉民族顶住了游牧民族的三板斧,将战争拉进对峙,整个战争进程就将翻转。
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,决定了他没有坚定的后方经济基础,战争没有韧性。
而汉民族,由于各种生产都能比游牧民族强上千倍万倍,只要互相拉锯对峙,只要没有投降卖国贼,最终就凭借着双方消耗,就能彻底的消耗死游牧民族。
吕汉强走的就是这个路子。四面封锁,掐断朝鲜,让自己的大清没有盐铁等战争物资输入,发动春秋袭扰,让自己不能安心耕作,最终出现了可怕的饥荒,他称为饥荒计划,他的目的达到了,在盐铁等等战略物资上,自己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。不要说盔甲刀枪,就连生活必须的一根绣花针,都已经难以购买到了。
粮食更不要说了,赤地千里已经不能形容自己大清土地的状况了,寸草不生才能说明点现状。
还有就是国力的问题,大国对小国的战斗,简直就是一种赌命。
吕汉强在自己的算计下,一共败给自己三次,虽然说是败,但其实更准确的定义是两败俱伤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