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投身于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为了压制德社,实际上是致力于投射影响力。 美国上层普遍认为不可能击败德社,但争取控制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还是有希望的,如此便可建立起一个包围网,将这些国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。 另外,东方的战略则颇具阴狠意味。 东南亚诸岛已经被放弃了,美国上层觉得将大明赶回本土的巨大代价并不值得,而且可行性较低,意义不大。 因此只需夺回马里亚纳群岛,并确保澳洲的安全即可,之后便可以同大明媾和。 在此期间,应该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澳洲、印杜、埃及这三地的独立,并尝试拉拢之。 失去了澳洲、印杜、苏伊士运河的大英帝国还能称之为帝国吗?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永远不会再升起了! 为达成此目的,可以考虑和大明展开秘密谈判。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和英国彻底撕破脸皮也是可以考虑的。 富兰克林总统基本认同这一系列战略思路。 假设一切顺利,英国将沦落为二流国家,再无威胁可言。 德社注定统合大部分西欧与东欧,成为可怖的庞然大物;坐拥南洋的大明也会飞速发展;势力遍布欧洲的美国则能够收获良多。 那时候便会成为三足鼎立之势,鉴于意識形態斗争大概率会愈演愈烈,联中抗德似乎是极有可能的。 「总统先生,我们预计需要付出大约200万的人员损失和3000亿美元来完成这场战争的所有目标」——这是美国战争部提交给总统的报告所估算的代价。 同时,战争部开始统筹规划宏观资源分配。 表面上看从青年到中年的男性共有2500万人适合进入部队服役,不过美国因为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线作战,而且要承担民主兵工厂的重要责任,美国上层必须慎重考虑如何分配人力资源。 农业需要人、轻工业需要人、重工业需要人、海军需要人、陆军需要人、陆军航空队需要人…… 军事人员扩充过多会挤占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人口,反而对工业能力造成负面影响。 由于英美两国已经达成了同时守卫伊比利亚和干涉沙俄的战略,进一步的扩军成了必须的事。 4月16日,当大明君臣在文华殿轻松惬意的高谈阔论之后的局面时,美国战争部提出的扩军计划文件被送到了总统面前。 现在美军已经拥有62个步兵师、11个装甲师、1个空降师,下一步将扩军至100个步兵师、18个装甲师、4个空降师,总人数达到670万人。 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批准,扩军计划迅速启动。 4月17日,经过太上皇、丞相、大都督三人的慎重考量,进攻夏威夷的「暑温」行动中登陆第一梯队指挥官的人选还是落在了周某人身上。 即使现在己方占据优势,美国人经营多年的瓦胡岛依旧是根硬骨头,思来想去唯有派这员良将才最保险。 “朝廷真的是,搞到最后还得叫你去……”夏筱诗对此颇有微词,她希望周某人能多待上几天。 “份量不一样,夏威夷太重要了,这次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拿出来了。”周长风在她的帮助下穿戴整齐,拿起自己的佩刀唰啦一下拔出了半截,又纳刀入鞘。 “换别人去明明也可以的。” “哎,小瞧你‘夫君’了。”周长风笑着捏了捏她的脸,“说了这次是底牌尽出,没有人比我更懂登陆。” 这一天中午,一架三六式轻型轰炸机载着他从高桥机场升空,飞向遥远的马绍尔群岛。 当这架飞机在达鼓完成加油、再度起飞的时候,完成维护保养的紫微右垣号装甲航母也恰好驶出了海军基地,赶赴关岛。 (本章完)